当前位置: 首页 / / 职场资讯 / 正文

到加拿大后,我在业界顶尖银行的面试经历

转载 来源:北美在线 发表于:2009/06/20 11:15:43 浏览量:981

 就象大多数移民一样,我在来加之前也没有什么面试经验,原因在于现已不复存在的国家分配制度。来到加拿大后,为了生存,经历了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面试。大开眼界的同时,也练就了“临危不惧”的面试精神。其中最让人的难忘的是几年前我在一家著名的大银行的面试经历。在加拿大,许多大公司都会有几个长期合作的猎头公司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中介公司,我要讲的面试就是由中介公司为我介绍来的,招人的是一家大银行的投资机构的IT部门。

面试之前

我和这个中介的联系都是通过电子邮件完成的。当时我在市中心一家小公司工作,公司的安全措施不是很严格,我可以查自己的私人邮件,确定面试后,我曾要求面见这中介,可对方婉言谢绝,声称要等到签字的那一天。我心想,这家伙明摆着对我没信心,准是以“声”取人。好在我对自己有信心,应该说,我总是盲目的相信自己,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。面试之前,我做了以下几件事:首先,问清面试我的人的职务,由此推断对方会问什么问题;其次,我打电话给中介,问他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事项,我把中介说的注意事项全部记牢。最后,上网调查公司情况。

从中介发给的电子邮件可知最先面试我的人是一个Director,职务很高,所以我推断他不会问我具体的技术问题。我就着重准备一些比较通用的问题,中介主要强调一定要看起来非常专业,另外,要慢慢讲话,把问题讲清。于是我找出最好的西装套装,精心的把自己打扮了起来。当然,从对方的名字判断,我知道要面试我的是一个先生,如果是女士就要令当别论了!这是一家很有名气的大银行,网上信息应有尽有,背景调查不成问题。

第一轮面试

我的第一个面试就是和这个职位很高的Director。面试那天我提前15分钟来到会见地点,在楼下等了5分钟,然后乘电梯来到指定的楼层,按电子邮件的指示,挂电话找人,不一回的时间,一位神采奕奕的老者走了出来。握手问候后,七扭八拐的把我领进了他的办公室。事后我才知道,在大公司只有Director 级别的领导才有自己的办公室,经理和高级经理都没有个人办公室。 

正如我预计那样,整个会见过程没有具体的技术问题,主要是我个人的经历以及业界的发展规律和趋势。我刚读的专业书刊起了很大的作用。会见时间不长,结束前,我照例被问到“是否有什么问题?”。我想,在这次面试中我做的最好之处是我所问的问题。我的问题大致是:为什么要招此职位?要招什么样的人?你期待做这一职位的员工为公司带来什么?对方很认真的回答了我的所有问题,当然,我也很认真的记在我带去的笔记本上,半小时后,面试结束了。 

面试后的当天晚上,我发给对方一封电子邮件表示感谢,同时重新强调自己如何适合这个职位。不出我所料,几天后,我收到对方的秘书发给我的邮件,通知我第二次面试。

第二轮面试

第二轮面试非常有趣,我要在一天中连续与六个人见面,每个人半小时时间,这六个人职务分别是Director of Business Analyst,Director of Application Development,Senior Manager of QA,Senior Project Manager and Director of Network and Infrastructure。这其中除了项目经理是一位女士外,其余五人都是清一色男人。第二论面试刚开始的时候,我还有些紧张,越到后来越是谈笑自如。想想看,再笨的人,被人问同一个问题几遍之后,也能对答如流了。 

总的来说,在面试过程中,每逢对方回答我的问题时,我就认真记笔记,他们的问题大同小异,多数都是围绕我的经历,当然也有我不会的问题,比如说,Director of Business Analyst问了我几个特别business的问题, 我这个做技术出身的人恰好毫无头绪,没办法不能不懂装懂,我就老老实实地回答自己不懂,但是自己学东西快,紧接下来举一个例子,N年M月,我需要学什么东西,在极短时间内很快掌握。还有一个有趣的以前从未遇见的问题是,在与Director of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(此人日后被裁掉,这是后话)面谈最后,他竟然问我有没有兴趣到他的团队里,这可是个棘手的问题,当时我想,我所面试的职位并不在他的部门,而且他并不是这个职位的决策人,所以我就说自己目前对现在的职位最感兴趣,但是如果日后有机会的话,会很荣幸为他的部门服务。无论是否答对所有的问题,整个面试中自我感觉还可以,重要的是交流是双向的,面试过程很流畅。可是也有一个例外,在会见唯一的一位女面试人时,感到格格不入,对方总是问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,而且有时还穷追烂打,就是从我的回答中找问题。面试后我毫无头序,不知对方是何态度。我心想,我一定要征服所有人,即使六人中有一人持不同意见,我也不会被雇佣。面试后的当天晚上, 我不厌其烦的给每一个面试我的人发了电子邮件表示感谢。然后就是耐心的等待。     

第三轮面试

不久之后,我收到了第一次面试我的人的秘书的一封信,信中通知我进行第三次面试,还是和第一次见我的Director. 我心想这可是八九不离十了。果然不出所料,会见内容是关于我的薪金和上班日期。虽然我最后得到了这份工作,但我的第三轮面试并不出色。现在回想起来,给人的感觉比较稚嫩,没有谈判技巧。

这就是我经历过的最有趣的面试了。面试中还有些小插曲,比如说,第二次面试后Director Dave的秘书悄悄告诉我谁是决策人;再比如面试后雇佣文件被人事部门寄丢了;还有我和中介公司的最后相见的细节。往事历历在目,真的很有趣

自定义HTML广告位